曾经在巴西军政府执政的时候,她有过一段偷盗的经历还因此被捕入狱三年,这期间她承受了很多种刑罚所以才有了“女混混”的说法。当然谁还没有个过去呢,毕竟在那个巴西政权动乱的时期,大家都是在为自己所忠心的党政做事而已,应该说那对个时候人的所作所为很难判断出对错的。不过也不得不承认罗塞夫的强大,不仅熬过了刑罚还走上了总统的位置。
说起罗塞夫就不得不提起巴西史上最伟大的总统卢拉,她可是卢拉一手提拔起来的继承人。罗塞夫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本来可以是衣食无忧的生活,可是她碰到了巴西军政权执政,面对当时政府的无所作为和惨无人道,她毅然决然的参加了工人运动。罗塞夫成为游击队的一员之后,偷盗了圣保罗州州长250万美元,用她的话说她会把这笔钱用在“正义”之上,不久后罗塞夫被捕入狱。
就是因为这样的一段经历,在罗塞夫上台执政之后也一直受到很多人的议论,名声一直不是很好。据说入狱之后的罗塞夫受到了很多酷刑,甚至被打到子宫出血,我们很难想象到那个时候的她到底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她承受了整整三年,在刑满释放之后她继续投身革命,跟着卢拉一路走到能源部长的位置。
在卢拉下台推选罗塞夫成为总统之后,罗塞夫就一心想为当时和她一样承受过酷刑的人讨回公道,可是她忘记了那不是因为某个人而是一个时代所造成的,因为牵扯太多人引起很多军权大佬的反对。在她执政期间巴西经济迅速下降,她又要拿资产阶级的钱来补充穷人生活,更是激起了资场阶级的反抗,在这种种原因之下罗塞夫成功的人生结束了,她被弹劾下台。
迪尔玛·罗塞夫,巴西政治家、经济学家,原巴西总统。
2010年巴西总统大选候选人之一,2010年10月31日,巴西最高选举法院宣布,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劳工党候选人迪尔玛·罗塞夫在第二轮投票中胜出,当选总统,2011年1月1日,巴西新总统迪尔玛·罗塞夫正式就职,成为巴西历史上首位女总统。2014年10月,迪尔玛·罗塞夫成为巴西历史上第一位蝉联总统的女总统。2015年1月1日下午,巴西总统迪尔玛·罗塞夫第二任期就职典礼在首都巴西利亚举行,她成为巴西历史上第一位蝉联的女总统。2015年3月11日,迪尔玛·罗塞夫在各国领导人工资中,排名第十位。2016年5月12日,巴西参议院投票通过了针对总统罗塞夫的弹劾案,罗塞夫将被强制离职最长达180天。
2016年8月31日,罗塞夫被罢免总统职务。
罗塞夫遭弹劾的主要原因是:
政治上,劳工党执政联盟内部,特别是劳工党与主要联盟党、巴西第一大党巴西民主运动党(简称民运党)貌合神离,政治理念不一,矛盾日益加深,导致执政联盟彻底分裂,严重影响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摧垮了罗塞夫政府的执政基础。在国会中,众议院议长库尼亚(Eduardo Cunha)和参议院议长卡列罗斯(Renan Calheiros)均为民运党人,他们与民运党主席、副总统特梅尔(Michel Temer)里应外合,千方百计弹劾罗塞夫总统。6月28日,罗塞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选择民运党主席特梅尔为副总统是她犯的最大错误。
劳工党和政府一些高官先后卷入腐败案,使罗塞夫政府的威信下降。继2005年卷入“月费案”后,劳工党及其他联盟党的高官近两年又卷入巴西国有石油公司腐败丑闻,涉案金额达数十亿美元,这两大腐败丑闻都涉及劳工党的一些领导人,甚至有人指控前总统卢拉与之有牵连。这一切使劳工党和政府的威信下降,使罗塞夫的民调支持率一度下降至8%。
经济上,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罗塞夫第一任期,巴西经济增速就已明显放缓。自2015年年初罗塞夫连任总统以来,由于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低迷,巴西主要出口商品原油、铁矿砂等价格大幅度下降,再加上政府没有及时调整经济结构和一些经济政策失误,使巴西经济连续衰退,2015年为-3.7%,今年第一季度经济萎缩5.4%,预计今年全年经济还不如去年。标普、惠誉评级机构已将巴主权债务评降为垃圾级的“BB+”。通货膨胀已上升到近10%,失业率达9%。
社会方面,由于经济的衰退、政府用于社会开支的减少、通货膨胀的加剧、物价和服务价格的上涨,致使民众生活受到影响,再加上民众对政府和执政联盟政党一些官员严重腐败深感不满,抗议浪潮此起彼伏。2015年,巴西爆发了4次大规模反政府游行。今年3月,巴西爆发了遍及337个城市、360万人参加的“巴西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反政府游行”,要求罗塞夫下台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支持弹劾罗塞夫的民众所占比重一度高达68%。
归纳起来,罗塞夫遭到弹劾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巴西民众对经济连年衰退、政府没有及时转变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深感不满;二是民众对政府及劳工党执政联盟众多官员严重腐败感到强烈不满;三是执政联盟各党政见各异、理念多元、诉求庞杂,政治博弈激烈,缺乏一个执政纲领,总统罗塞夫与副总统特梅尔之间矛盾凸显,大大削弱了劳工党和执政联盟的治理能力。
今年69岁了。
姓名:迪尔玛·罗塞夫
生日:1947年12月14日职业:巴西历史上首位女总统
简介:迪尔玛·罗塞夫,巴西政治家、经济学家,巴西前总统。
2014年巴西世界杯(英语:2014 FIFA World Cup,葡萄牙语:Copa do Mundo FIFA 2014)是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比赛于2014年6月12日至7月13日在南美洲国家巴西境内12座城市中的12座球场内举行。[1]这是继1950年巴西世界杯之后世界杯第二次在巴西举行,也是继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之后世界杯第五次在南美洲举行。[2]
本次世界杯共有32支球队参赛。除去东道主巴西自动获得参赛资格以外,其他31个国家需通过参加2011年6月开始的预选赛获得参赛资格。[3]决赛期间总共在巴西境内举办共计64场比赛角逐出冠军。[4]这也是首届运用门线技术的世界杯。[5]
北京时间2014年7月14日决赛场上,德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加时1比0战胜阿根廷夺得冠军,马里奥·格策第113分钟上演绝杀。[6]阿根廷、荷兰、巴西获得第2至4名。
▲亚马逊雨林遭遇连月大火
最近热炒的亚马逊雨林大火,总觉得是万里之遥的远方故事。但是随着全球各路报导的深入,我也变得坐立不安。在香港,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这场雨林大火的“蝴蝶效应”。
西方的媒体开始把亚马逊雨林的大火归咎于中国和香港地区。他们的逻辑是,巴西是世界主要牛肉生产国, 而香港与中国内地从巴西进口的牛肉分别占到巴西总出口的24%和19%,第三位的是埃及,占了11%。这两个大国几乎消耗掉巴西牛肉出口中的一半。
▲巴西牛肉获得中国消费者青睐
虽然西方甩锅中国的做法让我们难以完全接受,但随着人们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越来越变成“食肉动物”是不争的事实。更让我意外的是,香港这块弹丸之地、只有750万人口的城市居然占有如此大的进口量。
这不由得让我联想到了印度。两年前,这个国家的人口已达13.4亿,直追中国。2018年4月中印首脑在武汉举行了非正式会晤,印度总理穆迪还在向中国推销其农产品。2018年中印双边贸易额高达955亿美元,但印度对华存在着500多亿美元的逆差。
据报导,印度今年将向中国出口优质农产品,以缩小贸易逆差。印度之所以能这么做, 一是印度的两次农业“绿色革命”取得了成功,基本解决了自给自足的问题;二是印度80%的人口是印度教徒,是典型的素食主义者,既不需要那么多的牧场,也不需要养牛的饲料—豆粕。
2010年4月,我被派往巴西采访金砖国家峰会。由于当年冰岛爆发了严重的火山喷发事件,整个欧洲上空笼罩在火山灰之中,从欧洲中转回国的飞机不能按时起飞。滞留在巴西的我与朋友一道飞往亚马逊河采访。
那天从圣保罗出发,到达亚马逊流域的最大城市马瑙斯,已是下午时分。因天空下着大雨,眼前的亚马逊河只是远远望不到边的混浊,多少有点失望。
第二天一大早,骄阳似火,平生第一次来到赤道附近,真正感受到了太阳的眷顾与热烈。 眼前的亚马逊河像被施了魔法,与第一天见到的亚马逊判若两“河”。 我被这大自然的奇观惊呆了。这哪里是河,分明是海!
▲美丽辽阔的亚马逊河
在互联网时代,眼见为实变得如此便捷,但眼见未必为实,有图未必就有真相。 如果我当天离开亚马逊的话,我想我对它的认识只停留于混浊,但第二天见到的亚马逊完全改变了我对它的认识,体会到了它的美、它的奔放、它的宽阔及它对万物的包容。
在巴西的 旅游 市场上,见得最多的是蝴蝶的标本。五颜六色的花蝴蝶栩栩如生,尽管它们的生命已经停止,但这些标本承载着亚马逊细微之处的美及生物的多样性。印第安人的部落时不时从我的眼前掠过,漂浮在水中的大树,将亚马逊的原始与狂野呈现在我的面前。
一位在巴西工作多年的朋友告诉我,马瑙斯市所在的区域只是亚马逊的支流,越往下就越宽。每年阿拉伯国家要与巴西打口水战。由于亚马逊河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占了人类的五分之一,巨大的水量每天都流向茫茫的大西洋,在入海口150公里的范围内都是淡水区。亚马逊的流速比长江快出7倍之多,一些河段宽度超过12公里。
亚马逊河与长江完全不同,没有大堤之说。河流随着枯水季和丰水季自然涨落,两季的最大落差高达18米。随着丰水季节的到来,水面自然铺开,防洪排涝在巴西的辞典中很难找到。阿拉伯国家偷偷地在入海口装上淡水运回国,这比当地的海水淡化成本要低不少。 此举引起巴西的不满,毕竟这里属于巴西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有侵犯巴西经济利益之嫌。
听巴西当地人介绍,巴西的主要作物原来是咖啡、玉米等,后来在日本人帮助下,巴西研制了能在热带生长、且产量不错的16个大豆品种。从此,大豆的种植成为巴西的主要农产品。 中美贸易战开打之后,中国也把眼睛转向巴西。据说,巴西的大豆生产也主要由美国资本控制。
▲巴西农民收获大豆
南美的春天正在到来,一年一度的春耕即将开始。据美国有线电视网报导,农民们放火烧地是这里多年的耕作习惯,“以便新作物和牲畜能够更好地生存”。而今年的大火则变成了国际性事件,甚至演变成了国际性危机,不得不动用两次首脑会议来解决。
一次是刚刚在法国闭幕的七国首脑会议;另一次则是即将于9月6日在哥伦比亚召开的首脑会议,与亚马逊大火直接相关的国家将共同讨论扑灭这场大火的对策。 巴西总统博索纳罗已经下令,从8月29日开始,在60天内禁止焚烧土地。
巴西(BRASIL)的国名是外来词,意指红木。大量的红木从这里运回欧洲,做成了各种家具。产红木(BRASIL)的地方也就变成了地名。
这就像中国(CHINA)的英文叫法一样,除了源于秦朝(CHIN)的说法之外,还有一种解释:中国的瓷器源源不断不断地运往欧洲,成为欧洲贵族争相收藏的奢侈品。而瓷器来自昌南(CHINA,后被赐名景德镇),CHINA从此传开。
究竟哪一种说法更接近于真相,学界仍见仁见智。 但不管怎么说,中国和巴西,一个产瓷器,一个产红木,这对于当年的欧洲贵族来说,拥有这些还是值得炫耀的 时尚 。
2010年4月,巴西成了第一个举办金砖五国峰会的国家。那是继2009年叶卡捷琳堡第一次四国峰会之后,正式邀请南非加盟。由2001年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奥尼尔提出的“金砖国家(BRIC)概念,正式变成了国际舞台上的 金砖五国(BRICS)定期会晤机制,成为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的一大标志 。在巴西采访期间,处处强烈感受到巴西人对加入金砖机制的自豪。
巴西地大物博,面积(851万平方公里)与人口(2.15亿)均居世界第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也陷入了“资源诅咒”。巴西的国旗是三色旗,蓝色则代表着蔚蓝的天空,绿色代表着森林(巴西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0%以上),而黄色则代表着矿产。
▲巴西总统博索纳罗
▲巴西狂欢节
巴西的土壤呈酸性,整个国家的女性比例占多,男女比例大约是97比103,许多家庭都发生“中年危机”,重组家庭十分普遍,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成长极为不利,许多学生辍学,犯罪率居高不下。
跟巴西人约会,准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快乐,“只有快乐的时候才是相见的最佳时刻”,至少要喝上几杯咖啡才算刺激。与巴西人聊天,绝对不要表现出迷茫,否则他们会滔滔不绝,直到你有了满意的答案。巴西人是“月光族”,沙滩、美女、比基尼是巴西风景照的标配。生命的狂欢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人常讲乐极生悲,这在近年的巴西得到了印证。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达到了中等收入水平,但是至今还在陷阱之中而无法自拔。 1985年巴西结束了军人执政,从此进入了所谓民主时代。但不成熟的民主体制也让巴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卢拉执政期间(2003年至2010年底),巴西人算是享受到了难得的好时光。卢拉放弃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大力增加出口,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解决教育、就业、住房、贫富悬殊等问题,对华也十分友好。
▲巴西前总统卢拉2017年被捕,但他的支持者2018年仍希望他参与大选
2011年执政的罗塞夫运气不再。美国金融危机在全球发酵,石油和铁矿石的价格迅速走低,为了满足高福利而不得不强征高税率,导致大量外资抽逃,工厂倒闭。2014年,巴西GDP增长为-3.5%。这一年,巴西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10.4%,主权评级为BB,沦为垃圾级。雷亚尔在其后的一年半时间里跌幅高达70%。巴西的基准利率达14.25%。
金砖之父奥尼尔指出,如果未来几年巴西没有起色的话,2020年将被踢出“金砖国家”。
巴西的乱象令人揪心,金砖失色。主要原因是,这些年来巴西选票与福利制度挂钩,退休金标准过高,过去10年,巴西退休金金额增长了近90%,政府开支不堪重负。工会的力量过于强大,极大抑制了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指出,在市场经济不发达、民主和法制不完善的国家, 民粹主义更像一个炸药,要么产生暴君,要么出现暴乱。
▲里约热内卢的奥运村内有些房间连装修都没弄好
让中国人感到意外的是,巴西对中国人没有想象的热情。特别在中国人喜爱的排球比赛中,还不时出现对中国队的嘘声。其实许多人不明白的是,巴西的日本裔很多,在当年中日关系紧张的时刻,这些人不可能站在中国队一边。
据史料记载,巴西19世纪末曾与清政府谈判,计划移民100万人到巴西从事农业生产。但大清帝国的官员回答道,“华人入海,非盗则奸”。后来,这位官员到了日本,于是 1895年签订了《日巴通商友好条约》,分三次大规模移民,一共去了20多万人。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繁衍,加上重视教育,日本人早已从农奴变成了中产阶级,现在人数已经达到170多万人 。有些人进入了巴西内阁,多名议员也是日本裔。
在万众瞩目的时刻,巴西在全世界面前丢了丑。罗塞夫总统被停职,由代理总统特梅尔主持奥运会开幕式。面对经济的萧条和 社会 治安状况的持续恶化,经过这几年的折腾,巴西人厌倦了政坛的贪污腐败,厌倦了党争,厌倦了官员们的陈词滥调,反传统、反精英成为2018年大选的主色调。
正像一些学者所指出的,巴西民众虽不明白自己赞成什么,但很清楚自己反对什么,希望政坛出现新面孔,为巴西带来新变革、新气象 。
2018年博索纳罗的当选,标志着巴西左翼政治时代的结束,开启了巴西右翼的新时代。博索纳罗有“巴西特朗普”之称,不仅因为博索纳罗提出了“巴西利益高于一切”的口号,而且在个人社交网页中,毫不掩饰自己对特朗普的崇拜。
▲博索纳罗访问美国时向特朗普赠送球衣
博索纳罗支持国家干预和控制一些战略性企业,特别涉及到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和电力公司等国有企业。军人出身的他更加强调民族主义,他甚至扬言,必要时可实行军管,此话不仅没有引反感,反而赢得了许多巴西人的掌声。
巴西是拉美政治的风向标,曾是拉美左翼运动的一面旗帜,长期与美国关系不和。而在博索纳罗的领导之下,这一切正在改变。2018年11月,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与博索纳罗会面,两人就贸易和安全合作进行了讨论。博尔顿称赞 “博索纳罗是一位志同道合的领导人”。
在贸易问题上,博与特朗普一样,持反全球化的立场。在中东问题上,支持以色列把首都迁往耶鲁撒冷。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认为环保主义者阻碍巴西的雨林开发。在种族问题上,对女性多有歧视。2015年他曾对一个女议员说,“你长着太丑,没有强奸你的欲望”,引起舆论大哗。
围绕亚马逊雨林大火,他与法国总统马克龙爆发了一场口水仗。七国集团首脑会议的东道主竭力主张把亚马逊大火作为峰会的议题,引起了博索纳罗的反感。
就像去年巴西国家博物馆的一场大火,虽然毁掉了大部分藏品,但美洲祖母“露西亚”(距今1.1万年的头骨化石)却逃过一劫。这是否在冥冥之中警告巴西,不要忘记我们从哪里来,又将把我们引向何方?
(注:转自公号“公评世界 ”。本文作者周德武为香港大公报副总编辑)
迪尔玛·罗塞夫,巴西政治家、经济学家,巴西前总统。罗塞夫于2001年6月开始参与联邦政府事务,当时的总统候选人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举行了一次会议,旨在与有识之士一起探讨如何解决供电危机。这次会议由核工程师、卢拉团队能源部长热门人选路易斯·平格里组织,迪尔玛是与会专家之一。罗塞夫的大胆发言以及在这一领域的丰富经验令人印象深刻。卢拉当选总统后,任命迪尔玛担任国家能源部长。对于这一出人意料的人事任命,卢拉说:“我意识到,与其他人相比,迪尔玛具备一种特殊性格,还具备南里奥格兰德州能源部长的丰富经验。所以我想,我找到了能源部长人选。”
出任能源部长期间,罗塞夫继续推动全国供电普及。2003年,卢拉政府推行“全民用电”工程,旨在于2008年底为全国200万户家庭提供用电。2008年4月,巴西政府将工程截止日期推迟至2010年,以期惠及另外117万户家庭。卢拉2005年任命罗塞夫出任有“首席部长”之称的总统府民政办公室主任。她自此成为卢拉的“左膀右臂”,也是巴西历史上首名女性“首席部长”。卢拉私人秘书希尔韦托·德卡瓦略认为,卢拉正是看中罗塞夫面对困境的勇气和出色的处事技巧。同样有游击队背景的前通信部长富兰克林·马丁斯评价,卢拉非常欣赏罗塞夫担任能源部长时的表现。作为卢拉“钦点”的2010年总统候选人,罗塞夫去年底宣布代表执政党劳工党参选。她承诺,一旦获胜,将延续卢拉时代的经济政策和社会福利项目。2009年7月底,她的民意支持率首度超过本次大选两年来的热门人物、社会民主党候选人若泽·塞拉。在10月3日首轮选举中,罗塞夫处于领跑地位。卢拉连日来俨然成为罗塞夫竞选团队“声音最洪亮”、最富激情的“拉拉队长”。他说:“尔玛不仅会继承我的政治遗产,还会完善它,并且付出更多。”
巴西媒体上月初曝光,罗塞夫前高级助手埃雷妮丝·格拉的儿子经营一家顾问公司,为私人公司提供与政府官员接洽的机会,帮助这些公司获得政府高额承包项目,他从中收取回扣。格拉从2009年3月起接任总统府民政办公室主任。当地时间2014年10月26日,巴西巴西利亚,总统罗塞夫成功连任,支持者举行庆祝。巴西总统大选计票工作已经进入尾声,在已经统计完的98%的选票中,巴西现任总统、劳工党候选人罗塞夫支持率已经压倒对手、社民党候选人内维斯,成功获得连任。
2016年4月11日晚,巴西国会众议院特别委员会举行表决,以38票赞成、27票反对,通过支持弹劾总统迪尔玛·罗塞夫的报告。弹劾案被提交至众议院全会讨论表决。2016年4月17日,巴西众议院投票表决,通过了对总统罗塞夫的弹劾案。2016年8月31日,巴西参议院31日最终通过弹劾案,罗塞夫被解除总统职务。据报道,巴西总统罗塞夫因违反国家预算法而被参议院以61:20弹劾,副总统米歇尔·特梅尔(Michel Temer)将接任总统直至2018年。